美日宽松中国稳健 货币政策上演三国演义
发布:2013-03-18 08:59 | 阅读:94
来源:海西塑料交易中心
13日,周小川表示央行将通过货币政策等举措,来稳定物价和通胀预期;而据日本央准“掌门人”透露,日本将在2%的通胀目标下实施新一轮大规模量化宽松,由此,国际市场预计美联储短期可能不会终结第四轮QE。中美日货币政策松紧不一,上演“三国演义”。
黑田东彦:不惜一切代价结束通缩
目前,现任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已被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已经提名为下任日本央行行长人选,而黑田东彦一旦登位,采取更为大胆激进的宽松措施,“不惜一切代价结束通缩”。
黑田东彦周一表示,在日本当前政策利率已接近于零的情况下,为了走出通货紧缩的羁绊达到2%的通胀目标,不排除提早实施开放式资产购买计划,甚至直接购买衍生金融产品。日本央行现有的政策工具是在今年年底前购买101万亿日元的资产购买计划。
其实,央行直接购买衍生品的行为相当激进,这一招就连美联储也只在2008年拯救国内投行时用过一次。但首相安倍帮助日本经济摆脱通缩,要求日本央行祭出更大胆举措:重压之下日本央行或将于2014年1月起实施每月购买约13万亿日元金融资产的开放式资产购买计划(即QE),其中包括2万亿日元的长期国债。激进扩张的“安倍经济学”显露无遗。
伯南克:有必要维持超级宽松货币政策
近期,美国就业市场持续发出回暖信号。据美国劳工部上周五数据显示,2月美国就业人数新增23.6万,大幅超出预期的17.1万,美国失业率由此降至7.7%,创下2008年12月以来新低。为此,业界对美联储将缩减甚至最终完全停止购债、提前结束量化宽松政策的猜测不绝于耳。
然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近期一次发言中指出,美联储不需要出售资产负债表上持有的债券,并认为有必要维持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当局仍认为经济复苏不稳定,欧债危机前景不明,失业率虽降仍高。有分析认为,美联储可能最早在二季度再度采取进一步的宽松措施。
而据路透社近期的一项调查,为支持美国经济,华尔街仍然预期美联储在整个2013年度都将继续实施“量化宽松”计划。
周小川:今年货币政策高度警惕通胀风险
针对美日的持续“放水”,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也备受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3日表示,今年2月份我国CPI达到3.2%,高于预期,表明通货膨胀需高度警惕。今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等其他措施,希望能实现稳定物价、稳定通货膨胀的预期。
周小川表示,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目标拟定为13%左右。该目标数字与去年和前年实际实现的数字相比较为趋紧,货币政策更强调中性的取向,调控目标更强调物价的基本稳定。
此前外界将中国接近百万亿的M2总量比喻为“堰塞湖”,周小川坦言,中国M2的比重虽高,但M2的总量和“堰塞湖”不是一回事,若今后能够将M2的增长率保持在合适的水平,就能预防突发性的物价上涨。